品牌觀點
什麼是品牌設計?
什麼是品牌設計?
品牌設計究竟能為企業解決什麼問題?
品牌設計與LOGO設計不同嗎
有物在與眾多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發現,許多企業對「品牌設計」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。常見的想法是:「設計一個漂亮的 LOGO」、「挑選喜歡的顏色」、「選一組有趣的字型」。然而,真正的品牌設計並不只是美學裝飾,而是一門能協助企業提升商業效益的專業學問。它強調透過系統性的方式,建立完整的品牌形象並有效管理,讓品牌成為企業長期成長的助力。
試想,當我們每天面對琳瑯滿目、推陳出新的品牌與商品時,消費者如何做出選擇?除了性價比與品質之外,品牌本身所帶來的「感受」往往才是決定關鍵。
品牌設計的核心,就是將品牌的精神、價值與文化加以整理,並轉化為能與受眾產生共鳴的體驗與印象。事實上,大多數消費者面對品牌,即使該品牌非常成功,最終停留在心中的,往往也只是 1~2 個鮮明的感受。
例如:可口可樂讓人聯想到「隨時隨地的歡暢」。 麥當勞則讓人感受到「歡樂與愛」。 而這樣的感受絕非偶然,而是品牌背後清楚的目標與策略所推動的結果。
品牌設計必須結合短、中、長期的系統性規劃,並持續落實與推動,才能真正發揮最大效益。
最常見的品牌設計問題,可以略彙整為三種:
-
第一,缺乏核心要素以致無法聚焦
許多品牌在建立識別時,往往希望一次把所有訊息都表達出來──包含產品特色、企業文化、差異化符號等。結果導致設計中元素過多,訊息過度複雜,視覺呈現也變得混亂。品牌誤以為受眾能完整消化這些資訊,但實際上卻造成「訊息消化不良」,觀者難以捕捉重點,最終無法在心中留下清晰且鮮明的印象。
-
第二,為創意而創意,忽略整體商業需求
品牌設計確實需要鮮明的個性,但若僅為了創意而創意,卻忽略了形象的可辨識性與一致化延伸,往往會削弱品牌的長期價值。不論是全新品牌的建立,還是既有品牌的轉型,設計都必須建立在策略規劃與規範管理之上。只有在耐心推動、循序落實的過程中,新形象才能逐步與受眾建立起穩定且良好的互動,最終轉化為實質的商業效益。
-
第三,缺乏了品牌設計管理的機制
許多企業因未設置專責設計部門,往往選擇將品牌需求外包給廠商。此舉雖能降低營運成本,卻隱含風險:一旦廠商缺乏對品牌的完整理解與管理能力,品牌形象便容易產生分歧。 健全的品牌設計管理機制 與清晰的品牌規範,能為所有合作夥伴提供一致的依循準則。唯有如此,才能確保品牌在不同接觸點上的一致性,避免形象混亂,進而維持消費者對品牌的專業感與信賴度。
對企業而言,品牌設計不僅僅是外觀的美化,而是落實品牌策略的重要工具。透過競爭者研究、市場分析、色彩心理學等方法,品牌設計能夠具體呈現品牌的風格與定位,並協助企業在各種媒介與觸點中,讓潛在消費者與事業夥伴直觀感受到企業的專業與優勢。 一致性的視覺形象不只是表層的統一,更能承載清楚的品牌核心與溝通策略。當企業能持續輸出一致且有力的訊息,品牌的識別度與信任感便能大幅提升,進而有效增加營運效能,並在市場中建立長期競爭力。